鼠类保护自己的主要本领是隐蔽,以洞穴、缝隙、夹层等作为巢穴,借以栖身和繁育后代。野鼠的巢穴多数为自,少数利用自然缝隙、孔洞;但家鼠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泥墙、土地日渐减少,家鼠自己挖洞的机会也在减少,越来越多地利用下水道、夹层建筑孔隙以至家具、久不翻动的杂物和衣被等隐藏栖息。不同家鼠的栖息场所各有侧重,黄胸鼠多在建筑物的上层栖息褐家鼠喜在基层比较潮湿处,如阴沟、下水道等栖息;小家鼠常在家具、杂物堆里栖息,较少进入顶层。由于多利用现成空间,家鼠巢穴常无定式,垫巢物多为碎布、废纸,杂物或树叶、棉花等,通常没有固定的仓库。野鼠的洞穴和窝巢则各有特色,不仅有较松软的窝巢,有的还有储食的仓库以及厕所、气孔等冬眠鼠的窝巢筑在冻层以下,冬眠前堵严洞口然后蛰眠。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人们与有害生物作斗争的阶段性总结。随着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发生规律认识的加深以及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的增加和应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内涵不断的丰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是一种控制害虫的体系,不是靠单一的技术解决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各种方法的拼凑,而是综合一切可能的手段相互协调。要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采用适当的技术使有害生物数量控制在人们可容忍的水平以下。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上,人们经历了由农业防治到单纯的化学防治的探索,城市有害生物防治基本上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随着20世纪40年代初DDT(双对氯苯基三氯甲烷)的使用,有害生物的控制基本上出现了单一药剂控制为主的现象。因此,很短的时间内,许多有害生物产生了抗药性,导致了用药量的增加,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也相应增加。人们认识到单纯应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会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会对人、畜造成直接、间接的毒害,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生态失衡等。
综合防治要求因地因时制宜。由于中国各地的生物地理环境不同,害虫发生时期和危害频率不同,管理技术不同,各地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不一致的。综合防治措施的选择大致有以下四个原则:
1.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其他措施
主要着眼点是如何合理使用农药,通过若干辅助措施,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面积,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1)利用光或其他引诱手段,将害虫集中在较小的面积内,进行施药防治,以减少施药面积。
(2)把化学农药用在害虫为害的关键时期和害虫发生的高峰期,其他非关键时期以及大量发生的前峰和后峰则采取其他措施抑制。同时有几种害虫发生时,用其他措施可以防治的虫类,尽可能不用化学农药把化学农药的使用限制在关键时期的主要防治对象
(3)根据某些害虫开始发生在点片的特点,采用点片施药,把害虫消灭在扩散之前,做到有的放矢地把农药用在要害地区。
(4)采用混用方式,某些化学农药可以一些植物性杀虫剂合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某种化学杀虫剂有抗性的虫类,混用后可增加杀虫效力。化学农药与微生物制剂合用,可降低害虫耐药性或抗病力,也可同时兼治其他害虫。这些措施都可以达到减少施药量的目的。